2009年11月18日星期三

鸟瞰图44

(2007国庆日手札)

#曲子



一顶新天下,我们还有
卡达山达雅……不只是华巫印一家
年代和国父,亲口肃穆宣誓了什么?
“1963,我们共组一个国家
马来西亚。”

·

而口两张的某人氏、专栏赶写的
手、季刊封
面及人民喉舌
头条,还有社会名
流、奔波的糊口等等
等等,怎么亦步亦趋又一整年
应景似的影印愈印愈粗疏原味渐失
这回,异口同声说您知天命了。
宣传品三口
和纪念钞多色隐象背面
右上角低低的随声
——故意?是不得已
也附和

·

辛苦了见证《the nation诞生》的
婆罗洲老诗人大清早寄封语重心长
给2007家乡《邮报》
附件马来西亚四十四年前书写,和
签署来遵守的手稿。
也辛苦了,何患无辞增减量测提高云云的
媒介语开了又开圆桌会议,商商讨讨
歌德巴赫猜想一条方程式……
有幸,华发苍苍的数理不人云亦云
据理——照实——依序
排式:x [确凿地]减去(确凿的)y
鸟瞰图时间的Z〈确凿得〉是是。
老眼眯眯神闲微笑对年轻一辈说,去吧
感激国父一生从未记错“1963马来西亚诞生”
感觉马哈迪东西两面钟拨成一种马来西亚
谁?真心指挥山河交响乐
和谐演奏一个国家
你就感激他。

2007

(刊登于2009年11月8日《星座》文艺副刊)

牵我的手,好吗

#晨曦


呆呆的,她来到学校门口。沉重的脚步,沉重的心情,小小的她,有一抹不属于她年龄的孤寂,藏在眼眸里。

晨风吹过,单薄的身影抖了抖,如一朵残留在枝头上,快要凋零的黄花,让人感觉不到朝气。

远处,有一个母亲,牵着一个小女生,徐徐走来。做母亲的,不时低下头,对自己的女儿嘘寒问暖。

只不过是平凡的场面,却又无比温馨,也是她也许一辈子,都渴望不到的温柔。

她的眼神,更显落寞。

习惯地,吸吸鼻子,任由那酸酸的、涩涩的感觉溢满心头。一滴泪淌下,她赶紧伸手抹去。

瞬间,画面转移。

她莫名地来到一个美丽天地。蓝蓝的天,朵朵白云,遍山野花盛开,红的、紫的、白的……彩蝶翩翩飞舞。

她站在花与花之间,有一个人,正带着微笑,慈爱的,向她伸出了手。

她一时无法反应,只能傻傻的……傻傻的眨眨眼睛。

她朝她点点头,温和的笑容,是阳光,让人不能抗拒。

不再迟疑,她把自己小小的手,放在她大大的掌心里。一股暖流,传送到她的胸口。

然后,她笑了。第一次,她快乐的笑了。

五彩缤纷的火花在她眼前迸发,绚丽夺目,整个世界仿佛都在旋转。

于是,她和她就这样手牵着手,在山野间,快乐地奔跑着、跳着。

她激动地欢呼,兴奋地呐喊。

时间在那一刻止住了,刹那变成了永恒。

美好的情景又突然一变,那个小小的女孩,成了大人,正躺在床上。

原来,只是一个梦。

没关系的。她告诉自己,遗憾就随那眼角微湿的泪痕,渐渐干。

(刊登于2009年11月8日《星座》文艺副刊)

明天的幸福呢

#安哲拉


七月十五去骑劫是最好不过了
我的灵魂却被骑劫
劫至精神风干
(也许你不懂,我也不懂
昨天意气焕发的年轻 健捷的步伐
今天却清清飘飘的
怎么也回不到家)
躯体趴在五楼风干数小时
风干的精神袅袅 舍不得离去
一向喧嚣正义效率的十五楼 突然被捂了嘴

我 静静俯视被邀请进入的他们说的安全风景区
(证实污浊并不是只来自烟霾)
俯视熙熙攘攘的人 乱了阵脚的‘认真办事 ’
(用心的尽快安全解决我未能被风干的身躯
让我没有危险不受干扰的离开)
那耸耸肩表示事不关己 继续膨胀嗜肥油的怪物们
挺着肚腩 继续吃喝吞吐
脖子都不见了
所以讲话亦吞亦吐 很慢很慢:
按照程序要按照程序
别担心
后院是乱了一点 但妖们都在辛苦干活,生火灭火……
事情很多
要等要等……
没有耐性是不行的

我的挚爱 我的朋友
伤痛与呐喊
一如我渺袅灵魂 无力伸张
悲、愤、哀与爱
只能烧予我 缕缕轻烟
燃烧着焦急与盼望
盼望与我风干的精神一起申冤

回头再腑望一眼
我三十年的熟悉
怎么看都是一块被染色的鸡腿
多少年的传说 都向小孩灌输

色素致癌 却又拼命染色
然后在这有颜色的鸡腿上挑衅撕嗥
正义、爱恨、残暴、猥琐、腥闻
英雄 狗熊 同样叫人厌恶厌倦

当然
七月十五去骑劫是最好不过了
因为
那原来是个没有月亮的十五
十五楼月黑风高 风干了我的精神
从此走入苍茫的
历史
n
孩子 宝贝
明天的幸福由你去造了
小心哦 月不明 天也亮不起来
且记呵且记


25.7.2009

(刊登于2009年11月8日《星座》文艺副刊)

短诗两首

#一文


1.一抹艳红

淡墨上的牵扯
挥洒一抹艳红
渐渐地晕开结局


2.艳红

朱砂勾勒一朵牡丹
在墨色中盛放

用生命的始料未及
完成的巨作
隐去善的朴实
断肠挥洒了白发

(刊登于2009年11月8日《星座》文艺副刊)

献祥林嫂

2008年第一届北斗星文学奖佳作

#雪儿



一条旱季里的鱼
不断地在浅滩里挣扎
就算河要干涸
也绝不放弃
一步一步地,向前弹跳
不言疲倦,不惧险恶
只求从苦境中跳出

沿途中
凭着坚强的意志
不能冲垮的信念

在苦境中奋斗
求的仅是一丝雨水
就算充满泪水,也心满意足

虽已战胜旱季的炎热
依旧逃不出命运的玩弄
封建的渔网
将自由牢牢地网住
深困在井中,动弹不得

四道不可跨越的高墙
不单牢牢地困住了身
也死死地囚禁了心
无论如何挣扎,依旧徒然

在黑暗之中
看不到一丝的光明
模糊了视线
也混淆了思想
徘徊在不实之中

奋斗最终失败
围墙跳不出,却浑身是伤
在灰暗的空间里
默默离去,无人理会

不要伤心难过
你的倒下,让万民站起
让高墙不再
五四的风雨打破了围墙
沉睡的巨龙如今已被唤醒
向那永不干涸的大海游去

刘翔的速度
跨越了族权的跨栏
林丹的臂膀
射垮了夫权的阻拦
姚明的身高
冲破了强权的围堵
鸟巢的圣火
烧尽不实的迷信
龙的传人从梦中醒来
寒冬已过
温暖的春天已到来

(刊登于2009年11月8日《星座》文艺副刊)

钟声在村子里响起

#沈吟


海风吹送着假日的悠闲,菩提树偶尔掉几片落叶,落地无声。不觉间,我在树下已经一个小时。

这临海的小山,视野开阔,海天相连的远景,编织无限怀想。此刻晨曦初探汪洋,隐约看见白色的浪花,却听不见涛声。静谧之中看不静的世界在变化,一切细节都在放大。

山顶除了这一棵苍劲的老菩提树,树旁还有一座百年老庙。背山面海,风水绝佳,人们都相信这座庙一定很灵。也因此,庙的香火特别鼎盛,逢初一十五更是白烟袅袅,从几公里外就可以目见。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山有庙,庙里满天神佛,想来灵上加灵。至于山下的海,自然也跟着沾有灵气,浩瀚又深不可测。

清晨七时的阳光从老旧的木门和窗口进庙,在信众的身上环绕。持香的手合十,在诸神面前跪叩,虔诚膜拜。庙前的大香炉很快就插满香柱,轻烟也迅即浓厚,将众人的心愿送上青天。

我别过头,往山下望去。天已亮,周围的一切清晰了。山下聚拢着马来人的村屋,此刻村子刚醒过来,很多人在村子里走动,穿行的电单车熟练的大路通小路,还有野放的鸡鸭也在路上凑热闹。

这里是海口,风急浪高的海口。数百年前,华人从遥远的古老的中国南来,残旧却历经大浪洗礼的船就在这里缓缓靠岸。也许是靠岸的感恩,或者扬帆的祈福,讨海的人上下岸都要在这坐视海口的小庙上一炷清香。神明坐镇高处,远远就能看见在浪峰中漂动的浮萍,远远就能保佑舟子平安。

都是上百年的传说了,大概传得久了,村庄里的马来人也习以为常。反正这里住着的都是渔民,有那么一座庙照看着碧波平安,也不是什么坏事。

思索间,一声清亮的呼叫攀山而来,我循声音望去,一个黝黑的马来小孩在离我几十尺之下,正对我招呼着。我对他点点头,他咧开笑容,背上扛着沉甸甸的麻袋,一步一沉重的朝我这边走了上来。

小孩穿着宽松残旧的蓝色上衣,配上略大件的黑色西裤,脚下蹬着日本拖鞋,一屁股就在我身旁坐下。嘴巴还在叽咕着什么,手上迅速的从大麻袋里掏出一只鳖。这小东西想是被小孩突然抓起,饱受惊吓,头脚一下子就缩进硬壳之中。

“要买吗?刚从海边抓上来的,很新鲜。”小孩眼神殷切。我摇摇头,表示不兴趣,他耸耸肩笑了笑,就把鳖又往袋子里丢去。

“你来这里干嘛?拜神吗?”小子机灵,我还没来得及查明他的来历,他倒先查起我来了。我只是点点头,他接着就跟我天南地北聊开了。

他叫阿曼,是村子里的小孩,今年十三岁,但个头很小,外表看来只有十岁。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孩子,小个子倒是十分精壮。他家就在山脚下,有五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大。他告诉我,他的父亲时常不工作,母亲又要照顾弟妹,因此他每天都到海边抓鳖或捡一些椰子什么的,卖了挣些钱,帮补家用。

“你不必读书吗?”

他眼睛骨碌碌看着我,说:“想呵,但去年就休学了,因为家里需要我。”

这时,有人高呼阿曼的名字。一个妇人从庙门口缓缓走来。阿曼应了一声,朝我扮了个鬼脸,说要吃斋面去了,就又背起麻袋,身影一下子闪入庙里。

“这里有很多像阿曼这样的小孩,每逢庙里煮些斋食,都会来吃一餐。可怜他们年纪小小,书没得念,还得为生计忙碌,怎么吃都是瘦巴巴的。”妇人跟在阿曼后面,突然回头对我说,然后是一声叹息。

海风吹来清晨最后的凉意,一片菩提落叶打在我的肩上。阿曼和妇人的身影都消失了,两人说话的声音断断续续,在风里回旋。

离开时,在山下回望高高在上的庙,庙的背景换成一片无瑕深蓝。山路上尽是人潮,而山顶的轻烟更浓,飘散在蓝天。那烟,可是千言万语。

走过节次鳞比的马来村屋,钟声隐隐从山上传遍全村。


(刊登于2009年11月8日《星座》文艺副刊)

梦醒

#田风


子夜,梦中惊醒
离昼尚远,你說:再睡
分针秒针在竞赛
微弱灯光
抵抗黑暗撩弄
心,因一阵冷风
警惕

我說:我连一只眼不能闭上
你呢?难道能在睡床,安眠?
我们持着不同理念这黑暗的时刻

(刊登于2009年10月25日《星座》文艺副刊)

归来

#田风


我自森林归来
沾着泥巴一把
不敢冒然踩进庭院
如肃穆神殿前需洁净
身外净,彷佛心也是


一股清水冲走
泥巴气味
感觉双足脱除重担
感觉肌肤一阵凉爽
无论跋涉意义如何解析
我的归来
印证污秽不是一则传言


依旧
有人陆续归来
漠视规矩,一脚踏进
厅堂涌起抗议的噪音

(刊登于2009年10月25日《星座》文艺副刊)

2009年11月5日星期四

献给小朋友的诗 主题:自然现象

#杨敏


1。小星星

小星星
真可爱
眨着小眼睛
闪闪发亮的身体
把夜空照得亮晶晶

小星星
真贪玩
他们总是不肯回家
要和月亮姐姐玩游戏
太阳公公一早起
就把他们赶回家去


2。彩虹

雨后
彩虹仙子出来了
她用一把刷子
把雨后的天空
涂上七彩缤纷

雨后
花儿、草儿和绿叶
开心地笑了
他们抬起头
仰起脸
要和彩虹仙子打招呼


3。雨来了

雨来了
嘀嗒嘀嗒
落在大地上
落在花儿草儿身上
花儿草儿好开心
随着风伯伯
一起跳舞

雨来了
嘀嗒嘀嗒
落在池塘里
落在小青蛙身上
小青蛙高兴地唱起歌儿
呱呱呱 呱呱呱

雨来了
嘀嗒嘀嗒
落在小朋友身上
小朋友撑开雨伞
一支、两支、三支……
像朵朵美丽的花


4。云姐姐爱赛跑

云姐姐爱赛跑
在蓝蓝的天空中
你追 我逐
顽皮的风伯伯
要和云姐姐开玩笑
张开大嘴一吹
云姐姐跑得更快、更急!


5。太阳公公

早上
我还没起床
太阳公公已在窗前
偷偷地看我
我瞪他一眼
他不怕
把眼睛瞪得更大

我从床上爬起
跑出屋外
要找太阳公公吵架
太阳公公把暖暖的光
照在我身上
比被窝还要温暖
原来
太阳公公好伟大
把光明带给大地
把温暖散播人间

(刊登于2009年10月25日《星座》文艺副刊)

繁华事散逐香尘

#百合


那些日子,总是一路策马跋涉,一路山水行去,山是一路蜿蜒,水是一路曲折,像是生命中潜伏的另个层面涵义。路途虽颠箕,为掬一流潋滟水色,摄一体浑厚沉绿,自然也让生命在跋涉中更添几许悟澈,众生万千纷纭中更明起落的哲味。

于是,驰骋千里,由风下之乡西海岸的大城至东海岸,风景在车外,电影情节般格格乍瞥乍流,尽往眼眶倾灌,双眼尽做远景近观的调整,一望无际的油棕园、郁绿的森林、静静淌流的京那巴打岸河、村落间的小木桥、水牛打滚的阡陌田野、城镇交替间的荒野、异国人摩肩接踵的乡镇、海盗神出鬼没的边陲滨海小镇……当真要叫双眸承载得满满而心悄悄窃喜。

此等山容水态,莫不是替匍匐尘世过久,困顿不已的人们而存在,有眼不看,岂不辜负上天一番美意?

一路行过,追风逐雨中,滚滚尘埃下是浑洒无尽的苍劲行书,疑行到山穷水尽处又柳暗花明,乡野城镇接踵而来,人生不也如此?哥达柏鲁、昆达山、兰脑、都鲁比、斗湖、仙本那、拉辖拿督,个个暖着民族味的地名,乃要叫人细细思量谜团后所蕴藏的含意。

在一个暮色开始浓积的黄昏时分,终于到了山打根,来得及溶入这没落旧首府华灯初上的夜色里,却来迟了,看不到它十里洋场红极一时的旧日风采。

山打根,此名字在十二岁那年已轻轻在嘴边吟着,是小六华文课本里的一个记忆。美称其为“小香港”,令我幻想联翩,“东方之珠香港”一颗圆灿含彩的珍珠,多么遥远又叫人遐想的动人名字。

当年小姑一趟香港游为遥远的年代里添了一件童装,叫我雀跃自己拥有一件飘洋过海、沾了珍珠迷人光彩的香港货,仿佛那么一穿也焕发神采的犹自兴奋着,而本土的山打根竟与这颗东方之珠等美称,尽管一样的仿佛遥不可及,倒也让心里画了无数个憧憬的版图。

课本所述,没落旧首府因商业经济的振兴而成了不少香港人旅居聚集之地,再因站立小山头俯瞰山脚下千万盏灯光流离闪烁的绚丽风采而媲美香港的太平山,遂衍“小香港”美称。

另个记忆的山打根名字则出现在当年小镇简陋戏院外的墙壁上。那是一出戏的宣传招贴,贴在残黄的玻璃展示橱窗里,宛若血书泼溅的悲剧性戏名——望乡(另名山打根——八番娼馆),内容简介为早期日本妇女被骗来南洋操逢迎生涯的血泪史。她们在陌生的国度里贩卖尊严和青春,遥望乡土而归期渺茫,最后饮恨长眠异乡,生死飘零,字与字之间透露的讯息像一种沉默的控诉穿透玻璃而来。

当年的我对这一辑宣传招贴的字眼似懂非懂,只是那行行字句间透露出的震撼感觉却如幽魅缠身,我仿佛看得到那穿和服的女子一双遥望祖国的眼里藏着的是一种深深透到底的哀怨,是股叫人挥拂不去,悬挂于心的不舒服感觉。

白云苍狗,世事瞬息万变,当年繁华事散逐香尘,时势让火城亚庇以高姿态崛起,若火的旺盛蓬勃傲立,有着城市一贯的浮躁不安,热闹喧哗,相较之下,山打根多了几分沉潜凄清,淡然慵懒,昔日繁盛风采皆已化为嘴边淡淡老去的故事。

由八方娼馆,我联想到与戏中日籍娼妓命运大致相同,甚至更为悲惨的慰安妇。此多年来在国际论坛上争执不休,悬而未解的课题,像是本纠结千怨万恨写坏了的书,无从修补,无法平息那不堪碰触,深植一个生命悲剧里的困顿灾厄。

每年二战结束纪念日,或日本又有些“惊人之举”而叫战争受害者怨愤难平时,报章总循例刊登那一张张投诉无门,因悲痛嚎啕而五官扭曲得像无所解无从释的老妇面孔,叫人恻隐之际质疑,韩国、朝鲜、台湾、菲律宾、中国……整个亚洲受害妇女人数中,除了冰山一角的存活者、站出者外、已逝者,或在某个角落独自哀痛的又有多少?

今日,日本尚在为二战期间,八爪鱼触角大肆欺虐的恶行美其名为大东亚共荣团结,尚在为侵犯弱国、草菅人命的罪行狡辩掩饰,径自改窜历史教科书。旧任首相小泉纯一郎罔顾国内外谴责抗议,一再一意孤行到供奉着日本明治维新至二战中死去的二百五十万官兵,当中包括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东条英机等十四位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祭祀参拜,叫人怨愤难消啊!

当年日本全国上下为王子妃诞下尊贵的小公主而举国欢腾,六十多年前,多少寻常卑微如虫豸的民家却要为被凌辱或失去的女儿而心头愤痛。据悉,日本寺庙总有一棵小树,让人将抽到的坏签系于树枝,承受着别人不欲承受的厄运。如果要将慰安妇盘踞心头永不消逝的恶魇系于那树,那些树是否都会弯了腰,承受着生命中所不能承受的沉重?

今昔,从历史抽身而出,我立足天地,是在夜色醉人的山顶。风,微凉中犹带着热带南国特有的粘人暖意,在路灯透视下的绿荫中轻婉穿越,时而掠起了小灌木间的窃窃私语,时而撩起了棕榈树间的喧哗,再不就突的将衣衫吹得扑扑飞着,像夜鸟拍翅欲飞的鼓动,树叶婆娑摇曳中,几缕似断似续的雾絮,很轻,像影子般虚虚幻幻,低回萦绕。

山头下,大前方的苏禄海上,疏落的船只在深邃空冷的黑暗中亮起灯火,近处的万家灯火也闪闪烁烁得像银河系的星辰,星子呵都垂悬在黑绒似的夜空互相辉映,远观迷离,近看不知身是客,天上人间恍如梦。

古月照今尘,灯依旧是灯,却已非历史那一盏,恍若一场轮回,人事已非,景已迁境已过,人世空荡荡,混沌沌的灵魂茫然失措,何以依附?何以凭据?红尘繁华转成烟!

今昔我有缘立足在山打根太平山上的一角,固然因历史的回顾而胸臆涌动,然在万家灯火镶嵌的这片大地上,我为尚能呼吸一口自由祥和的空气而动容。

(刊登于2009年10月25日《星座》文艺副刊)

七百五十令吉

#吴诰赐


空荡荡的街
头家们叹着气赶苍蝇
都说燃油涨价了
上游的人
下不了巴刹

你们有车可回扣
我们无车没回扣
但是,我们用燃油非少于你们!

逆流而上
所用燃油是平地行车的多倍
头人们都忘了

一场补选
唤起头人的记忆
大家都领了七百五十令吉

七百五十令吉能下几次巴刹呢?
补选成绩未揭晓
钱都进入头家的收银机内了


后记:2008年6月政府宣布燃油涨价,车主可在缴付路税后向邮政局领取回扣,我写下了首几句。巴丹艾补选,副首长在鲁勃安都分发首批摩托长舟燃油回扣,我完成后数句。

27-4-2008

(刊登于2009年10月11日《星座》文艺副刊)

捉虱子

#刘 王晋


小时候
顽皮的我
爱玩闹却不爱洗头
结果有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总觉得浑身不对劲
原来是头好痒
一群头虱在开着派对
又唱又叫,快活透了!

妈妈买来了药水
据说是治头虱的特效药
涂在头上
麻麻痒痒辣辣
妈妈拿来了毛巾
一层一层把头发包起来
盘在头上
圆圆鼓鼓重重

大伙儿在院子玩
小尼姑在门后看
怕别人见着我的怪样 羞羞羞
外头喜滋滋
里头苦丝丝
今天没能与大家玩儿 愁愁愁

快来呀 妈妈嚷着
手里多了把木质扁梳
一使劲一用力
第一梳 一只虱子 一滴眼泪
第二梳 两只虱子 两滴眼泪
梳子、虱子、虱子、梳子……视线模糊了
没死的虱子
多半被淹死

再不好
就把头发剪了
头发剪光光 虱子死光光
妈妈说 做着剪刀的手势
我不要 我不要变成小光头
我以后一定会洗头了
讨厌的虱子快跑呀!
妈妈求你饶了我呀!
呜……呜……

(刊登于2009年10月11日《星座》文艺副刊)

慢慢走


#李宣春


一开始,是2008年的第一天。阳光很好。前一天晚上,倒数过后,同友人吃东西,下一点小雨。刚刚,午餐:一包原味美极面、敲入一颗蛋,还有川烫一大把萎靡不振、切等分的小白菜。组屋外头,走道,回荡邻人门上风铃叮叮碰撞,很轻。刚刚,有人敲了几下畚斗,尘屑沙沙沙滑进垃圾袋的不規矩皱褶。麻雀藏匿叶片幽荫里啁啾,隔栋组屋阳台小洞口冒出洗衣机污水。鸟声断断续续。车声、货车声、摩多车声……。驶近了,走远。水流转弱。楼下有婴孩啼哭。电风扇僵直扇叶旋转一整夜。

然后,回教徒开始诵经。

当所有的狂欢渐趋沉寂,我缓慢而鲁钝地想起你。与人谈起那些寻常纷扰,会不经意提一提你,但感觉已经不那么痛。剩下的,我只是不想轻易把你忘记。当月初沒有人再打电话来问我生活,我慌张地以为早被流放到了宇宙。我越來越在意,自己是不是,剩余的。残存他人印象里的,或,氤氳窗口上的一层雾气。周而复始,聚了又散,显现后又消亡。

我记得,第一次到医院陪你,那年才十二岁,我帶了本史蒂芬金的小说。其实已经读完一遍,疯狂护士禁锢、残虐心爱头号作家的故事。你一支腿莫名肿大,溃蚀。医生從脚背开一个洞口放脓消肿。你睡了,我窝一旁看书。靠窗,望出去可以看见一口池塘。傍晚,常有下班后的医务人员慢跑至此,也有人抛竿垂钓。同学妈妈是医院的药剂师。同学說医院里所有废弃物经过处理,一概流入那池里。结果豢养出肥壯池鱼。

你醒来,我拉上白色布帘,给你取尿壶。我当然会好奇窥望,傍晚回家偷偷在浴室里比对……,自己无可比拟的矮小。后来又帶了本安徒生。读到一个穿著笔挺西装的男人,不知为何被囚住,于是他要求向独裁者示范运作热气球。当热气球升到很高很高的地方,他把重物都抛下,割断与地面连接的缰绳,成功逃逸。直到成年以后,我狠下心来收藏一套安徒生全集。但几年来,却一直还沒找到那颗热气球漂流到哪一个故事里去了。

十八岁后,父亲一直催迫我考驾照,一来是为了载你进城复诊。总不能老是麻煩有三个孩子要养的小姑,奔波来去。距手术完成后几年里,缠困你的,转而成为关节炎。一开始,你还能靠自己力量颠簸行走。后来,我开始向医院柜台借用轮椅。我们惯常不多话,我推著你慢慢走过医院宽坦白淨的廊道。深蓝色塑胶椅,坐满病人。像坏掉的机器人,缺一条胳膊、掉一只眼球、胸口凹陷、合不上下巴、一具健康机身两手慎重托抱一颗自颈上掉落的头颅……。静候,消音的裁決。

我想,你应该不记得那个年轻医生的样子了。我也从沒想过会记住他。那次复诊,年轻医生向我们解释X光片照出你膝盖骨图形,仔细说明大腿和小腿之间的严重扭折分离,分析进行手术的成效和可能性。他埋头记录病状撰写药单。突如其来的空白吃掉了一切。这时,你发声说起我成绩优异,我将来也会读医科。医生抬头,礼貌微笑。我莫名尴尬,僵硬地迅速雕出笑容。我当然知道,事实是我厌恶这个皚皚雪白的荒涼鬼地方。我猜,你试图壯大自己已经揉搓得比糖果纸更卑微的胆量。说什么都好,只要,可以填塞那刻宛若听候末日审判的肃穆。

我忘了我们离开会诊室时,是怎么拐进那张狼狈病床现场。医生正为一个女生受伤的小腿按上铁支,有几根铁杆已经穿入腿肌。他们正旋转螺丝调整松紧。女生忍痛,只是抵挡不了泪腺,自然反应。我慢慢推著你到药剂部。心里涌生闷气。你哪来的能耐放任痛楚像赘肉在身上温厚滋生?不闹?不怨?还是习惯了、把这笔账目认了……。

缓缓行过阴郁走道,呼吸药味消毒气味,我们终究还是宽恕了彼此的沉默与倦怠。

我们排队取药,然后,我载你回到老家。我把整堆药交给婆婆,怕你们看不懂写在葯袋上的番文,于是另作记录。你褪去身上的拘谨衬衫和长裤,躺卧木床。一手枕在脑后,若有所思。你大大松了口气。一、二、三……,安然响起午后鼾声。

我记得,也曾经向你述说,关于火车,我在城市里遇见的那种火车。那时,我去看你,二十岁,驻营城市一年多之后,回到原来落脚的地方。一定要看看你和婆婆的啊。你大概就像平常,大剌剌躺地上,桌扇咕咯咕咯摇來晃去。你身上只穿了条蓝色短裤,裤头系条白色绳帶,绑身上。你像头温驯的老狗,将整个身体轻轻摊放地上,头枕一只小木凳。銀发掩盖不了已经给躺成平直的后脑勺。我来了,你起身,我们坐到饭厅圆木餐桌边。我说,我这学期不在原来的学院上课了。我进了大学,学校离家有些远,每天要搭火车去。为什么不搬家?因为原来的地方住惯了,也懒得搬。

老家,老,家。木造的。厅、房、桌、窗、床、门、顶、地……这时再看,木纹其实循著时间轻轻地腐朽,竟觉得,像你松垮垮的赘肉和纠折的膝盖。记得幼时身体已有些,重,肆无忌惮地追跑间,板子紧咬嘎嘎地响;现在当然更重,小步移动还得谨慎,深怕鲁莽陷出个洞。

我夜里才下飞机,早上醒来出门,还真有点不习惯天空蓝得堂而皇之,仿佛脚下岛屿对折好几回,终于微细得适宜漂流。婆婆绕著我们忙,一下取几汤匙美禄,一下倾倒灶上热水壶冲化。烫呐!白烟还在冒,我的镜片氤氳出水渍。婆婆不时慌张逼问我是不是不吃不喝,一脸乱长的胡子也不修,瘦成街头流浪汉样。嗯,我那时真瘦,和现在差了快二十公斤。都是忍受思念,忍受源自往事的恨意,盲目将一切寄存记忆,身体终于选择疯了。等待热度熄去,一小口一小口啜饮你和婆婆的悬而未解。

我在城市里常常搭火车。我必须准确掌握时段才能避开讨厌的人潮。早上大学有八点课的时候,靠著手机铃声六点将我唤醒。六点半出门,步行到车站。夜仍然侵占一切。电动火车按设定好的节奏和速度滑行。人们身上还沒出现错乱的皱褶。大家都很干净。新鲜的香水味。泛油光的整齐发型。我透著车窗往下望是路面。向上,只有玻璃窗口遮住天空的视野。

火车经过一块小地方,原本是拥挤的木屋区。后来,才惊觉已经拆得干干净净的。这天,车厢经过那里,地底下的水管破裂,水柱撑出地面窜得像成人那样高。有些凹坑积水。水柱不断的向上窜升。那些散落各处的水坑,照得见将晞未晞的白光,似是遗留下来的玻璃碎片。想起从前老家菜园里新翻的土,你和婆婆,一年到头总会不愿其烦地干这些活。我从前常想,毕业典礼时,可以帶你和婆婆还有爸媽,还有弟弟,一起拍张全家福。事情总会有变化。我还剩半年,就要从这城市随意的游窜生活退伍。还剩半年就毕业了。

如果你还在,你是不是也会希望我半年后,乖乖回去,回到你们身边?但你让那张轮椅落空了。但我卻不知道要怎么加速。更不知道,该怎么将之折叠好交还医院柜台。我假装安然无恙继续以相同距离的步伐缓慢前行。两支手抓得紧紧的。轮子吱吱嘎嘎,呢喃了一路。

我记得,载你去理发铺那天,是个风和日丽的大好日子。你坐在我身旁。婆婆很瘦弱,蜷缩后座。我们,一直那么自在地庞然。阳光很干淨,你会想起少年垂下两只脚,冷冷溪水流过,毛发温驯贴伏在皮肤上。那是最后一次,我们一起完成的事。你和那些老先生们聊得很开心。我等你,很不专心翻了又翻一本浅薄的英文电影杂志。然后,我们到小姑那里,开了车门,他们家阿米冲过来扑到你座上,舔你手指头的厚茧。中午,送你们回老家。等你躺卧,等婆婆让自己停止忙碌,我才开车离开。

我以为今后我们都会如此。阳光和煕。我在车上,忽然莫名难过哀哭起来。我只好把速度减到很慢,很慢。

我其实也沒费多少力气,就记起我们最后一次通话。你问我几时回去。我说日期定了,机票买了。很快就可以回去了。我们最后几次通话,其实,你都重复询问同样的问题。我,几时回去?日期定了,机票买了。我筹划的,却是往反方向飞去。

那几天,很不对劲。甚至是那阵子,写的文章不约而同都有潮湿腐蚀味。家里来的每通电话,欲言又止,怪里怪气,却怎么也沒把我导引往正确方向。

星期天早上,接到母亲电话,交待要去理一理发,把胡子剃了。我略有怨言,说是不是去问了江湖术士。一点小动作,当作祈愿的仪式,可以換你一如既往。我知道你当时在医院。我想你沒问题,很快又会回到老家。中午,我到去惯的印度人理发铺,給這颗脑袋动动了动手。

走回住处途中,日头扎刺,躲进巴士亭。坐下。裤袋里,手机震动。父亲说,你星期六傍晚,其实,已经去了。你,去了。我很努力听清楚父亲说的每句话,手背擦拭不清模糊的视线和声线。父亲说,学校在忙,就別回来了。沒关系。明天十一点入土,家里有人会打理。

我说,头发剪了。明明是剪了,事情不就会好起来吗?我只是还沒来得及剃胡子,我现在回去马上剃了。父亲说,沒关系。父亲说,沒,关系。

照样入睡,照样起身。但醒来的时候,总觉得睁開眼睛后的世界匿藏过多荒唐。肉眼无法察觉。第一天,试著躺久些,也无法抑制那悲恸。照样上学,照样入场考试。只是,那天,你将永久消失而我注定不可能出现。我穿上材质华丽而色泽暗沉的衬衫和长裤。我试著想象一种庄严。试著想象那天风和日丽。父亲,因为腿疾,只能在墓园外,車里静候。我记起你们大半辈子的不和谐。我想起婆婆,从此,夜不成眠,她将无法对你呢喃昨夜梦境。像童年时,某个夜里,她说她梦见父亲。我躺卧,正好头上有一扇窗子,月正缺憾。细碎的云是墨渍。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睡醒已是阳光充沛。我将牙膏挤上牙刷,扭开水龙头。抬头望见,你,方正的轮廓和相对小了许多的一对眼。满口泡沫,满口薄荷辛辣。于是,嚎啕。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像童话故事快结束的时候,照样,我和许多人挤入轻快铁。我穿越喧闹和廉价的街场。我听著叫不出演奏者名字的古典乐,迷失在书背上一道道竖立的名字里。照样,我像现在这样,一支快吐不出墨汁的笔,一张白紙,写下那些失魂的情绪。不断有人从我身旁经过。马来妇人收走仅存意大利面酱汁的空盘子。我尝试把故事说得简单,但看起来依然十分琐碎。一個禿了头,大肚腩白人男子,愤怒嚷嚷一些不明意义的词汇。人们在我身边坐下,然后起身,离桌。我继续沉默书写。像那天,仪式进行的早上,我努力专注回答一道又一道试题。直到,身上漂亮的衣裝充满皱褶。

直到,有一天早上,我醒来,照样扭开水龙头。我看见那张轮廓和鲜明线条。我把水关了。把剃須膏抹到脸上,把胡子剃掉了。但我不小心,锐片割出一道小伤口。血液渗进泡沫,随著水流冲走。我可以,再慢一点的。像你在我23岁时死去。现在,我24岁了,时间也才走了半年。


(刊登于2009年10月11日《星座》文艺副刊)

爱 • 如昔

#一文


喧哗 惊醒冷月
美其名的仪式
斑驳不堪
铅华尽退后
触目惊心

口沫 溅向无明长空
划出一万八千道璀璨
一万八千条承诺
是沉睡的瑞兽

画地为牢
等待
彼岸笑我痴的谁 你懂

谎言抖落了风
璀璨的尽头
是无尽的硝烟味

(刊登于2009年10月11日《星座》文艺副刊)

岁月的风霜

2008年度第一届北斗星文学奖佳作

#姚轲武


母亲
无声的回归尘土
似乎带来一千种的伤感
所有空虚无助压缩 再积压
积压在我窄窄的胸口
那种痛楚叫我无法诠释


竟悍然爬入我家
撬开母亲的房门
偷偷的啮着她的血管
叭一声
母亲就这样的倒下去
无声的向永恒坠落
突然来的挫折、忧患
让举家坠入丧母的悲怆
倾盖了全世界我该拥有的欢笑


就是如此般的朴朔迷离
捉摸不定
昨日
还见母亲谈笑的身影 院前的劳动
岂料 一刹那
一切却全然休止 冷却
不由得宁谧到和黄泥躺下
做最长久的停泊

辗转难眠
细细咀嚼对母亲的思念
妈妈曾为这个家流过多少辛酸血泪
天天用一丝一毫的爱陪伴着我们
对我们 牺牲极大
只为给我们舒适的家
一顿顿丰富的菜肴
让孩子 永远 永远活在欢笑里

如今
母亲熟悉的身躯已和泥土复合成所有的四方
遥对天上的星光

您的爱
将永远深藏在孩儿心中
藏在心中最深底处的思念
与我一生的拥有

(刊登于2009年9月27日《星座》文艺副刊)

读张贵兴小说随感(五):作为情欲化的雨林

#张雅芳


在张贵兴小说中,由华人移民、砂共斗争、抗日战争及族群冲突的主题演变为男性对女性的性霸占,行文间强烈表露出大胆露骨的性爱描写,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情欲霸权,这是张贵兴雨林小说中所呈现出的另一种雨林色彩。

转型社会下的情欲书写

无可否认,跃入上世纪九〇年代以后,小说创作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就其根源而言,均与这一时期社会转型所造就的特殊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当时有了西方种种小说理论的支持和对社会学批评方法的排斥,导致人们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小说的语言结构和形式技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这时期小说理性意蕴的阐释 (管宁〈 转型社会语境下的欲望书写与美感形态〉,2001:55)。

经济体制的转型所导致的社会结构的变化无疑是九〇年代最重要的社会事件。在这时期的变化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的显在性一面,如物质的丰富和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们带来其隐在性的一面如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等的变化。现实境况既已发生变化,小说创作除非避开现实题材,否则必然要表现出这个社会语境的某些特征。因此,九〇年代小说的审美观发生了重大移变:即从侧重对精神性内容的叙写向对物质性追求的表现,从古典式的抒情表现向现代社会的欲望表达转化。这种变化导致了人性书写的历史性倾斜--生存的物质性欲望和情爱的本能性欲望的表现,成为这一时期小说的重要特征(同前)。

九〇年代的社会转型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为标志,整个社会语境发生了与八〇年代全然不同的变化。这时期的小说书写的欲望倾向,不仅体现在物质利欲的表现上,同时还体现于情爱书写中对于本能情欲的热衷和倾斜。许多作家的情爱描写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性爱欲望的情欲描写,张贵兴也不例外。进入九十年代后,张贵兴的情欲书写,从早期的《赛莲之歌》含蓄蕴藉,到近期的《猴杯》更见其张扬。换句话说,他的雨林的情欲化渐渐扩大,从局限于雨林边缘的《赛莲之歌》更往内延伸,深入雨林中心,扩大了情欲的舞台,驾驭一个更大的对象,深入到达雅克族群里去。所以,情欲,成了笔者对张贵兴雨林小说的另一个要探讨的主题。

情欲是在传宗接代的本能基础上产生于男女之间,使人获得特别强烈的肉体和精神享受的这种综合的(既是生物,又是社会的)、互相倾慕和交往之情--的本质。简言之,也就是情欲的本质。应该说,爱情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爱情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这种神秘性和自发性,他不问原因,不顾一切,不计利害,正因为如此,许多人才认识炽热的爱情总是盲目的。爱情的动力和内在本质就是男子和女子的情欲,这种延续种族的本能。所以,要科学地描写爱情的本质,就不可能回避描写人的生物本能--情欲。只有穿过情欲的迷宫,才有可能进入到男女之间亲密关系的高级精神领域里(鲍维娜〈论茨威格情欲小说中的非理性激情〉,1998:130)。

雨林与情欲

情欲是爱情的基础,即使最崇高的爱情中也有情欲的基础。张贵兴笔下的雨林往往是引发情欲的首要因素。雨林与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互相转化的关系,雨林化成人,人化成雨林。因此,雨林不免弥漫情欲的气息与特征,呈现出一种诡异而迷人的情欲氛围。张贵兴对于情欲的描写,是由含蓄的情欲直到暴戾的情欲,层层介入。尤其是《赛莲之歌》,尤为含蓄。它是书写一个马华少年的情欲启蒙。三段“美丽而夭亡”的爱恋,分别是体格魁梧的体育健将华裔女子安娜黄、合唱团团员漂亮温柔的姐姐凯瑟琳和死去的小提琴手芬妮,故事的结局戛然中止在想像之中,留下了一个未完的结局。在《赛莲之歌》中,呈现了男女之间最基本、最含蓄的爱欲冲动:

我挪动身子和凯靠在同一棵树身上…忽然有一团软绵绵的东西靠向我左肩来,而且一动也不动伏在那上头…她的身体是柔软的,她的体味是我熟悉的,她的体温是烫人的…这种感觉是我忽然处于莫名的兴奋和骄傲中…” (181-184)

男主角对他所仰慕的三个女孩的情欲表现都极为保守。也因为他们含蓄的情感,最终使他们皆无法完成人生的旅程。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只保持着互相倾慕,没有任何实质的肉体关系,所以在整个爱恋过程中充满了稠密的幻想。

九〇年代的小说创作在表现情爱时显示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无论是作家的立场、态度、理想,还是具体的表现方式、探索途径,都显示出了迥异奇趣的面貌,仅仅用一种模式来概述当下小说中的情爱态度显然是不合适的。刘保昌认为当下小说中的情爱书写主要有五种表现方式,既扭曲的欲望书写、赤裸的欲望表达、真诚的精神逃避、无助的揽镜自恋、顺世的情爱合唱(刘保昌〈在爱与欲之间——论20世纪90年代小说的五种情爱书写 〉,2001:91)。五种截然不同的书写表明了不同的写作群体诠释情爱时所采用的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与切入角度。

对于情爱欲望的刻画,张贵兴的分类和花样总是令人目不暇给。他的情欲书写林林总总,令人目瞪口呆。肉欲宣泄的阻塞使得主人公一方面收缩回自体性爱,同时在青春多愁善感唯美幻想的心灵状态中无法充分宣泄的欲望,因此爱欲被精神化、审美化,和主体生活世界中的雨林体验结合,雨林中虫鱼草木走兽于是便负载了初萌的性爱的能量(黄锦树〈从个人的体验到黑暗之心-论张贵兴的雨林三部曲及大马华人的自我理解〉,2001:259),例如《赛莲之歌》的这段描写,似乎表现了这点:

我忽然兴起想和凯亲近的念头,不过不是过去我时常想到的拉手或抚摸头发,而是一种想亲吻她的念头。…我非得行动不可--等一下,我的圣母玛丽娅,我在做什么?…凯的身体又动摇了一下,似乎在抗拒我这份太过激烈的念头。我立刻把头转开…开始用一切肮脏和下流次会痛骂和作贱自己…我仰面卧倒在草地上…呼吸情操和泥土的味道,聆听鸟声、蝉声、风声和各种自然音籁…(189-191)

《赛莲之歌》的狂野雨林,暴戾原欲,也成为日后《顽皮家族》、《群象》、《猴杯》与《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等基本内涵。张贵兴的情欲书写到了《顽皮家族》可以说是赤裸裸的、表现得最淋漓尽致,也正体现了刘保昌的赤裸欲望表达。当中的顽龙夫妇基于混杂了生殖欲望及劫后余生的庆幸的因素,导致夫妻情感的性爱爆发。或许是一种遗失子嗣的恐慌使他们在树根上疯狂的做爱,或者是一种情欲的需要,且看张贵兴对于顽龙夫妇的性爱描写:

他们舔着对方脸上的热泪和全身上下的热汗,他们赤裸身子上面吸饱了血的蚊蚋也被他们舔了进去,他们伤口上面的药草和污血也被舔了进去,他们被晒脱的脆皮也被舔了进去。他们的动作肆无忌惮完全不考虑对方伤势,以同等野蛮和力道回归对方。顽龙腰伤被妻子手掌扒开,内脏被她的五指掏出来又塞回去,腿上的小伤被她的脚趾撕裂成重伤。顽龙的吻像马蹄踏遍她全身,以犀牛角冲翻一辆吉甫车的力道冲入她的下体,每一下都冲得彼此人仰马翻。他们在血腥、药味和汗臭味中融入彼此的身体,喘息和呼喊淹熄了四周吸饱了血的蚊蚋声。他们像岛屿上他们看到的蔓藤和树根纠缠一块,历经许多痛苦欢乐才分了开来…(24)


人和雨林总是存在着一种互相转化的关系。人在雨林,往往弥漫着情欲的气息,譬如,《群象》中的猎象者所探索的雨林就呈现出情欲化的色彩,随着余家同进入雨林一起狩猎的20余人发现“走了一步,连根拔起雨林的多情啜吻。然而,因为情欲,使张贵兴的小说中的雨林成了一种罪恶的象征 [1]。无可否认,雨林是很容易扭曲人类自然的情欲需求,导致人们在情欲与道德上堕落。在《群象》中,张贵兴笔下的雨林,彻底地被情欲化。《群象》中,通过余家同对几个扬子江女队员的泛爱论和实践刻画,可以发现,即使在共产主义神话内部也强烈地表现了男性对女性的性霸占,当中对于余家同和宜莉、沁云及凌巧的性爱描写也令人惊叹,譬如:

余家同拉宜莉躲入丝棉树根下一个洞窟…每震动一下,身体就更紧密依靠,家同某个部位就更硬挺。政府军在丝棉树四周逡巡不去…二人在穴内流汗成河,如泡在烂泥地。家同在宜莉身边膝深说不要动不要叫,否则我们一起坐牢。说完抚他身体,吻她嘴唇。政府军向空中开枪示警,用扩音器…家同撕开宜莉的黑衣衫,退下她的长裤。当家同射出精液时,两位扬子江队员正窜向丝棉树,在丝棉树下被机关枪和手榴弹轰得不成人形,血液像雨降旱地漫入泥土,染红树根和加同宜莉缱绻的整个穴,参着宜莉的处女血。…在狭小的洞窟里和宜莉做爱…几乎进入宜莉那一霎,我就射精了。当政府队员离去时,我又疯狂的要了宜莉(144-146)。

对于此段性爱描写,根据刘保昌的情爱书写模式,张贵兴正用了扭曲的欲望书写模式。笔者认为他们之间的性状态本质是纵欲的、而且情节绵密细致,充分透露冲动、迷茫的气息。或者可以说,张贵兴正以其毫无遮蔽的写作形式与表达,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另类的写作,欲望化的书写在他笔下所表现的正是自由精神。或者可以将之理解为殖民地情欲奔泻的处境,混乱的情欲表现。在殖民时期,女性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甚至无法分别自己是在做爱还是被强奸。余家同丝毫不加怜悯,一刻不停,而宜莉在痛意陡然之间转为沉迷。这样的情欲,似乎是一种被占领被虐待的高潮,更充分体现了殖民地交欢的被虐狂的特点。

张贵兴把激情--情欲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自然合理的本能需求。情欲和理解在心灵里的搏斗,既表现了人在无意识支配下的行动,展开了情欲的狂暴力量和人性之间的搏斗,最后,人性的欲望往往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作出非理性的行为。在这方面,张贵兴笔下的余家同个性非常鲜明,他的性格魅力就在于他身上蕴含着的一种非理性的激情。在政府军追击下,在手榴弹轰炸声当中,他竟然还能与女共党员激情做爱,显得他似乎失去理性般。笔者认为情欲在他身上所表现的是属于一种罪恶。他不仅与宜莉交欢,也多次与其他共产女党员如沁云、凌巧翻云覆雨。作者如此写法也常常被人诟病。

对于张贵兴在他的雨林小说中呈现出这样的情欲描写成分,也许迄今还使一些传统观念较强的人难以接受。简文志认为过度的情欲纷陈与模造容易成为垂死的文本。张贵兴雨林系列的情欲思想与描述太多太腻,对五、六〇年代以后的女性或母性有很大的伤害,也是对认识南洋土著及华人的一种误导。其文本成为“欲望风景”,南洋是“野兽与天使的合体”,正以漫漶的雨势上演着反复与苍凉的“暴体美学”(简文志〈张贵兴小说的叙述辩证—兼以想像旅台马华文学的未来〉,2004:4)。虽然简文志的见解不无道理,但笔者认为也就是这样露骨的情欲书写,让张贵兴在他的雨林书写更具非凡之意义,这是其他以雨林为书写题材的作家所不能及的地方。事实上,文学并不排斥情欲及露骨的性爱描写。性与美也非决然对立:“从根本上讲,性与美是一致的,美的内涵就是性的内涵…”(张治国〈消解诗意的形而下欲望书写——大众文学粗鄙化倾向批判〉,2006:104)。张贵兴小说中的情欲色彩颇浓厚,无论是男女之间的情欲、人与兽之间的交配、还是男人在情欲使然下所表现的罪恶行为—自慰,都是那么的令人震撼,例如《群象》中对于这方面的描写:

男孩忍不住在母树身上自慰,精液喷向空中,洒在肥嫩密实的叶子上。男孩紧抱树身,有一种和丝棉树交媾的快感。精虫化成毛绒绒的羽翅飘向四面八方。(176)

张贵兴的情欲书写虽然超越读者现实想像的空间,但所不同的是,张贵兴在这方面的书写都以雨林为背景,处于一种适当的场域,并藉此反衬出人类的道德、本质。正如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中的人物一旦走入雨林,人类原本的伦理道德基准、人文精神就消失殆尽,甚至失去理性。若深一层去探讨,张贵兴的情欲书写其实具有形而上的精神意蕴,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他暴露了殖民地的统治阶级或资产阶级对女性的性霸权与性迫害。雨林在他的笔下唤起了人性的本恶。他的小说虽然醉心于展示性享乐体验,尽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我们尚能从中深刻认识财富霸权、物质暴力及性暴力对人格、灵魂的可怕扭曲与吞噬。此外,他也通过这些情欲书写批判了人类的兽性。因而,他的作品中对情欲描写尽管大胆,但仍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写作。以下笔者将以这个论点为中心,开展叙述,探讨华人对土著女性的性霸权及内心丑陋的一面。

在《猴杯》中,张贵兴也频密地书写了雨林的情欲化。身为国中教师的罗老师因为利用金钱诱惑自己的学生与自己上床,由于丑事被揭发而隐居于雨林。在他隐居雨林六、七年期间,与当地的达雅克女子的情欲纠缠更是没有间断过。罗老师使用真假金银珠宝、化妆品和时髦洋服引诱达雅克女子,作为共宿一夜的代价。六、七年来颇有几个女子为了几件奢侈品而献身罗老师。达雅克人性爱态度开放,旧习俗中的女人甚至常把陌生男人视为一夜丈夫。他们将自己的肉体堕落成商品交易,甚至一些未成年少女都被这些商品所诱惑,譬如:

罗老师觊觎的大部分是成年女子…夜夜换宿一个女子,昨夜竟同时宿淫了亚妮妮不满十一岁的双胞胎姐妹。(230-231)

罗老师表面看起来博学和儒雅,但实际上遮蔽不了他那实质上蠢蠢欲动的淫邪。他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物质及甜言蜜语勾引诱骗及嫖宿了无数位的达雅克女子,夜夜笙歌,而且还建议自己的学生余鹏雉最好每晚的交欢者都是不同的对象。通过罗老师与达雅克少女的性交易中,张贵兴的情欲书写典型地反映了殖民地的情欲特征,这完全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关系,批判了华人富豪的黑暗之心及丑陋的一面,更体现了后殖民性霸权的色彩。

张贵兴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情欲霸权的男性,他们对女性的性霸占是多面向的。雨林的情欲化除了表现在交易方面,也表现在男人逢场作戏当中。比如《猴杯》中的老萧一是个淫乱者,他不但触玩怀中女子,并且意淫另外三位,羽扇纶巾,谈笑间,降奴风骚毕露。金发女子叼烟嚼果,左臂上的猪笼草瓶子像女性生殖器,瓶盖像阴蒂,瓶口的环状腺体像阴唇,齿毛像阴帽,内壁像阴道,卷鬓像输卵管(133-134)。这样的一个华人富豪形象,在张贵兴的小说中是最有力的批判与谴责了。

女人往往在这些男人的权威下,失去了抵抗能力。这也间接呈现了在殖民时期,处在压迫环境下的“他者”身份代表。可见张贵兴的情欲书写并非一般沦为社会良知诟病的色情文本。他的深层文化内涵隐约可见,就如雨林般的神秘,要看读者如何去解读。

此外,在《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母亲的身怀野种,是整部作品狂妄情欲奔泻的开始。苏其从林元的口中发现原来父亲从未爱过母亲。也因为如此,苏其的母亲迷上一个达雅克青年。传说中企图猎取父亲人头的达雅克青年翻墙进入主角家时震慑于他母亲的美貌,强拉着正在哺乳的主角母亲的手进入雨林。青年壮硕俊美,母亲也因此而失魂落魄。或许是雨林的诱惑,情欲因此而奔泻,双双缱绻绸缪于瞭望台上。二人在雨林中一起度过七天七夜,食野果,吮雨水,赤身裸体暴露日月星辰中。据说主角母亲和达雅克青年分手时跪着苦苦哀求,声泪俱下,但青年不为之所动,他一脚踹开主角母亲对他下肢的拥吻搂抱,消失雨林中。显然,雨林在张贵兴笔下转化为罪恶的渊薮。

此外,张贵兴也通过其他方式展现了他的雨林情欲化。尤其是那形形色色的欲望失控-性伐旅(sex safaris)。在《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中情场圣手林元、主角父亲以及一些探险家都从事许多年前流行白种人之间的“性探险(sex-pendition)”。他们不时利用物质方面的诱惑,勾引达雅克少女与他们在婆罗洲雨林中进行性行为,以求达到心灵上的情欲欲望,譬如:

林元短暂地从事了许多年前流行白种人之间的“性探险(sex-pendition)”,独自深入内陆在几座长物中和年轻达雅克女孩谈情说爱,发生无数一夜之情,据说,只要付出一点钞票和首饰,美丽多情的达雅克女孩就会把外来男人视为一夜丈夫,让这些男人享尽风流和帝王欲望,尤其看了林元晚年生活后…我更相信林元和父亲不时深入内陆从事这种“性杀伐旅”(sex safaris),继续他们大学时代未竟的性冒险。(59)

此外,主角也通过父亲的素描簿看到两位中年人(中国人)在婆罗州莽荒地带进行一场又一场的性杀伐旅。他们借田野调查之名,携带向导脚夫在雨林长途旅行,搭棚竖架观察飞禽走兽,游走长屋并以首饰、香水、美服、银钱勾引调戏达雅克妇女。可见土著少女成了华人的性奴。他们禁不起诱惑,将自己的身体堕落为商品交易。从这里可以看出华人利用土著少女的朴实,在她们身上宣泄性欲。或许是革命时代的中国,性受到了压抑,这种性压抑心理轻易导致他们将之转变为性暴力,于是来到婆罗洲雨林后,一方面经不起雨林诱惑,一方面生理上的需求,再加上土著少女的迎合,导致他们走向堕落。所以,王德威指出,“百年后,主角的父执辈进入雨林,从事性的杀伐旅;他们对土著女子宣淫肆虐,无所不用其极。从禁欲到纵欲,张贵兴写尽殖民者——包括中国人——对婆罗洲处女地浪漫欲望的两极。”(王德威〈在群象与猴党的家乡-张贵兴的马华故事〉,2001:32-33)。

除此之外,主角苏其有个园艺的母亲,她的花园发展的巅峰竟是与雨林连成一气。这座迷园即人造雨林成了主体象征,它是圣洁的伊甸园,同时也是罪恶的渊薮。张贵兴在《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中,写到了社会上的通奸与淫婚。他们之间的性爱可以建立在一种对对方没有爱的情况下发生。他们之间既没有参杂混乱的情感,也没有天长地久的负担,换句话说,双方的迎合是一种放纵的情欲发泄。林元和主角父亲俩借苏其母亲的“人造雨林”掩护对情妇、土著少女,甚至是未成年少女进行荒淫无耻的勾当,使雨林的一片净土,成了一个罪恶的渊薮。雨林不再是现实景物,而是阴湿晦迷的地域了。且看以下段落,呈现出主角父亲与他的性伴侣之间的淫欲至使情欲放纵,将母亲一手打造的圣洁雨林玷污了:

我看见一位妇人坐在秋千上。我从望远镜中知道她是本地一位木材商太太,未婚时当选过青商亲善小姐。五分钟后,父亲出现秋千架旁。他们只松开几个纽扣,过程短暂而丑陋,顺利而熟练,仿佛经过无数次排演。承受秋千架的枝干几乎因此折断…那种整座雨林被它蜘蛛网状一样辐射出去的怒意彻底牵动的感觉你如果体会得到则离父亲和那女人在我母亲花园迷宫中翻云覆雨的盛况不远了。”(76)

苏其母亲当初不停地烧芭就是希望制造一块净土,就像当初跟着夫婿来到婆罗洲以为来到人间乐园,没想到净土成了寻欢作乐的声色地带,而所谓人间乐园确实愁苦种子遍地。她那神圣像处女子宫的美丽花园(人造雨林),已被一群疯子践踏摧毁了。通过这些,显见华人富豪的黑暗之心与丑陋的一面。

对于张贵兴的这段情欲描写,读者不仅会被其生动的情节所吸引,更会被他所描写的男女之间的狂热激情所感动。他们既充满了热情的激动,强烈的吸引力,尽管他们的情欲是转瞬即逝的冲动和迷恋,是无理智的激情疯狂,是一种不能自制的行为,但张贵兴却将它控制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地步,一个能让读者理解和同情的范围。顽龙夫妇南来时,他们的情欲在海上已经克制了将近一个月,再者,身边的孩子都被海盗掳走,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再也禁不起雨林的诱惑,情欲一发不可收拾。

张贵兴笔下所表现的情欲男性无疑是对女性的控制、主宰,女性自然成为男性的发泄对象,无法选择的负载体。张贵兴在他的小说中所表现的情欲色彩尤其在逢场作戏、身体堕落成商品交易、通奸与婚淫、婚姻变质为交易的资本主义金钱社会背景下,这种充满激情、不计后果、贪求私欲的结合无疑是张贵兴小说中最凸现的情欲色彩,这也是他的情欲小说艺术的魅力所在。

修于:12/7/2009

[1] 在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热带丛林小说中,白人到了东南亚与非洲的神秘丛林,很容易在情欲与道德上堕落。这些白人本来都是有理想,充满生活气息的殖民者,最后毁于性欲。康拉德的热带丛林小说怪罪这片原始丛林,把白人锁在其中,不得不堕落。(王润华《越界跨国文学解读》,2004:432)


(刊登于2009年9月27日《星座》文艺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