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2日星期日

eL诗3首

孤独们的阵亡

信奉一的孤独们,个别地在
用无弦琴独奏交响乐
引经据典,却依然出处晦涩
它们的诗词仿佛来自柳枝飘飞的阴影
来自纷飞的雪屑
以单数的名义,瞻仰
膜拜影子重叠在墙上
素描的独角兽
什么东西碎了,很辽阔很辽阔的悔意
质问跌落田野的一本笔记簿
港口的一张黑白照片,再没人教我们坚强了,除了雨
除了落日。以静默为交谈方式,
仿佛无数无数的乌鸦
组织成巨大的黑暗,音节如花枯萎
孤独们不约而同
开始列队彩排,以黑色的噤声来赞美
比棺木整齐的
沉沦。白菊花盛开,如母亲
童年也盛开,如紫色的大门被推开
我浮动在节庆的人海中等待
孤独们的阵亡,迟迟未来


黑的画像

暂时稻草人矗立阡陌如音符在五线谱
乌鸦闻到音乐的谷粮,敛翼展翅弹了一下
尽是漠漠无边的落寞,
无边的落墨,画家潇洒一挥,
连同挥出自身孤独的血汁,伸出阴暗的
手掌,黑往他身体内掏
光的灰烬,毁尽
白色洁白的革命。
和谐若只剩下灰色的
落日与水平线;落叶与根
那是妥协。天涯与落叶纹路断痕的趋向
不过印证
灰色,是黑在白的死亡里
发光;或白在黑的掌权里阵亡
调色盘沦陷在早晨,日光提早在画家额前
刻下一行光之诗,微烫
与体内浓烈的黑的阴冷
比浩瀚。松果落下
蚊蚋噤声,时间用更浓烈的黑将把他包裹
如包裹一具童年,再收进棺木里
作为隐喻,如一句,疲倦的、着墨不多的
歇后语。


其实不关于肯不肯定的事

我的荒原遇上你的绿洲
你的溪流遇上我的井
我灰色的湖泊遇上你碧绿的海
词句在我们手中,时间在你我之外
我们只是呈现两尾热带鱼的碰撞。
诗词在我俩的身旁。
我们游了过去。不管任何的表面与杂音。

(刊登于2008年10月12日《星座》文艺副刊)

走在虹桥上遇见嫦娥

#戴维斯


从来没有兴趣深入了解,大雨之后天空如何凝聚水气,阳光如何透过这些水气折射成彩虹。

美丽的彩虹就是自自然然在雨后高挂,我也一如小时候般,总想着有一天可以沿着虹桥从这头走向那头,然后触摸着身边的云。或者索性躺在虹桥上,唱着熟悉的歌,最后沉沉睡去。

在想象世界挂着的彩虹,远远比科学世界的彩虹美丽得多。

就像月亮,我宁愿不曾有过阿波罗告诉我们月亮表面坑坑洞洞,而且没有空气,还有地心吸力比地球弱,更重要的是月亮上面没有生物。我比较喜欢婆婆的版本,月亮上有嫦娥和玉兔,住在广寒宫,广寒宫旁有一个吴刚,几千年来伐着一个不倒的桂树。

多美。小时撑着眼皮苦候中秋节午夜月亮里的那一抹倩影,最后撑不住睡入梦乡。第二年,还是那么耐心地等。

现在的父母难当,因为当他们告诉孩子月亮的神话,孩子不屑的回答他们:哼,月亮上只有坑洞,没有生命。然后,小小的鼻鼾响起,留下父母额头上冒出三条线。

可是,很科学又聪明的明白,却没有了很美又单纯的期待。这个世界,多一点单纯的期待,多一点想象,会不会更好?至少从前,我们活得很快乐,我们从来没有听说那个小孩因为害怕从虹桥跌下来,或者因为见不到嫦娥得了忧郁症。

真的。

(刊登于2008年10月12日《星座》文艺副刊)

树与树

#蓝波


大树 是一棵父亲
巨人的站姿
小树在他扎紧根部
滋润茁长

大树的粗壮躯干
给小树削弱风刀
枝丫挡去箭雨
茂密的树冠
是庇荫的伞

小树的和风丽日下
欣欣长成
开枝
散叶
花开
果实累结

小树也在箭雨疾风中
昂然企直身躯
站成一棵大树的风范
挚向蓝苍

安逸中
蓦然回首……

大树已老树
苍苍树干
残枝枯断
黄叶飘散
在劈雷闪电暴雨中
毅然躺下

(树欲静啊风不息……)

小树终究明了
削风刀
挡箭雨
遮毒阳
已是他的接棒

(仅愿是如此一棵树)

于2007父亲节

(刊登于2008年10月12日《星座》文艺副刊)

节庆随想

#陈俐霖


看了郝同学写的《圣诞引发的思考》,还有那天助教在班上提及中国传统的节日,颇有感触的。

我第一次在北京过圣诞。确实,很惊讶的,这个节日在北京欢腾的气氛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范围。在圣诞期间收到的祝福,远远要比在冬至那天的多很多。

冬至,在我马来西亚的家里,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大人们一大早起身就会很忙,准备着中午在祖宗牌位前祭祖。到了晚上,便是一家大小团员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当天都必须吃汤圆。据妈妈说,小朋友们过了冬至,吃了汤圆就算长一岁了。

可以很骄傲地说,作为海外华人,我从小到大过的中国传统节日要比许多在大陆成长的小孩过得更齐全,过得更热闹!从春节,到清明,到端午、中秋、冬至……除了春节是法定假日之外,其他诸如清明、端午、中秋和冬至等,其中有两到三个节日一定是华校的假日。

在这里,实在不是为了炫耀。只是,希望让中国的同学们知道,在南洋一带,有成千上万的华人至今仍珍视着祖先的传统文化,让这些传统文化一直在海外流传至今。这与我爷爷那一代人早期被迫离乡背井到南洋的那段历史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听家里的长辈说,当时在闽粤一带,许许多多人的生活几乎过不下去,只好被迫到南洋去“淘金”。他们当矿工,靠自己白手起家。离开了自己出生于长大的地方,含着无数辛酸的血泪,艰苦地在异乡的土地上奋斗,无依无靠,为的就只是自己和家人的一口饭粮。之中有许多人在离开中国的时候,手里捏着一把家乡的泥土,在异乡无数黑暗的岁月里,家乡泥土的香味便是精神的支柱,心灵的慰籍。

我的爷爷这一辈子唯一的愿望便是回到中国来,回到他的故乡。而且,只好一攒到钱,便从马来西亚寄回老家,准备着在他晚年的时候携着一家大小重返祖国。只可惜,这个愿望从来没有实现过。(而现在,由我来替他实现了)因为,爷爷一辈子工作太劳累,以至于三餐不定,最后得了胃癌,客死在马来西亚。其实,许许多多的老人,都跟我爷爷一样,再也没有回过自己的祖国。

在异乡无数艰难的日子里,祖先的文化成了确认自己身份的依据,成了唯一可以追寻并抓住不放的心灵依托!当一个漂泊在外,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能做的就只有牢牢地抓住自己的根。所以,在马来西亚,祖辈们无论在怎样艰难的环境下,都捍卫着中华文化传统。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过着许多传统节日。

记得中学的时候朗诵过一首新诗,叫〈南方的灯火〉。能记得前面的几句:“当 / 故国的山水 / 成了记忆中的风景,/ 当 / 风景 / 成了美丽的憧憬,/ 我不灭的信念 / 遂放袅袅灯火 / 在南方 / 延续疲惫微弱的小小光和热 / 燃亮另一片山河!”

是的,当时的人们是靠着最终衣锦还乡的心愿才在异乡撑出一片天地的。因为对原乡有无限热爱呵!

今天,许多传统也许在中国已经被淡化了。但是,在马来西亚,你依然可以在春节的时候听见鞭炮声,看到舞狮舞龙;在中秋节的时候,看到大人们吃月饼,孩子们成群结队地提灯笼。

在马来西亚,近乎每个华人小孩都知道自己的祖籍,当别人问起的时候,我们会说自己是:华人,祖籍是中国某省某县。很大部分的华人,依然说着自己祖辈的方言,说着中文,也继承了传统文化。在海外,这是区别自己跟其他族群的重要特征。我想,一个人的身份,是由他的语言文化来决定的。

其实,也用不着太担心中国的文化日渐淡化。因为,它也许在中国如此,但却在世界其他有华人的地方大放异彩!

如果,你哪天离开了中国这片土地,你必然会更加爱护它、珍惜它和与她相关的一切!到时,你便会重新重视传统节日,祖先的文化!

(稿于北京大学)

(刊登于2008年10月12日《星座》文艺副刊)

风筝

#菡萏

白沙班让海滩
海蓝蓝的心事
悠悠地随季风遗忘在放晴的周末响午
多一份舍弃
多一份领悟
将碧绿的回忆装进玻璃樽里顺手投进大海
让滚滚的潮来潮往带到天涯

海平线的一端
期许浪花给自己换一份红色心情
化作天空中的七彩风筝

抓一把细沙
让风干的记忆从指缝间悄然滑落
让欢笑保留给未来

小女孩赤足奔跑在沙滩上
专注于翱翔的梦想
一收
一放
童稚情赤子心
铜铃般的欢笑声
串起闪亮的童真
海边草丛中
一朵粉黄色的小野菊
无惧于狂风巨浪

小小双手
紧紧拉着希望
那天空中七彩的仙子
随风跳起最古典的舞姿
时而温柔时而奔放
我仿佛看见
恰似海天一色的依赖
树是山的家乡般怀抱着的
一种温暖

(刊登于2008年10月12日《星座》文艺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