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笙
我开启自己的部落格,总是听到蔡琴唱着那首《三年》,夹杂着为赋新词而滋生的愁韵,仿佛从少年时代就一直飘荡到今天,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稍有褪色,反而攀沿着生命的台阶栖止在心灵中某个隐蔽的角落,再也挥之不去。像我无由地喜欢歌手的《痴痴地等》、《总有一天等到你》、《不了情》这些像过期的明信片一样漶漫着黄渍的老歌,总是述说着一则天荒地老、魂牵梦萦的等待的故事;而这种故事,似乎正是生命中不断回转重播的主旋律。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场无止尽的等待,像篱笆上开启的邮筒等待着远方的来鸿填满——
年轻的时候,我们等待成绩放榜,也许最终换来欣喜或者失望;等待第一次工作时握在手中温暖而踏实的薪资;等待着第一次升迁萌生的喜悦与微微的骄傲;等待写满理想的创作第一次排成铅字刊登在报纸上;等待初恋,在被眼睛涂染的漫天云彩下,在溢美而丰繁的辞藻中,鼓动着燃烧的心灵......等到红烛烧尽,江阔云低,时光惊心的箭步穿透生命重重的帷幕,而逼近中年,于是发觉生命中竟有太多的缺憾,太多的破绽,而微微地抑郁着。
在雨中星月尽皆熄灭的凌晨,我疲备地走下办公室步往停车场,装修中的大楼犹如黑暗的巨兽,吞噬着莫可名状的低潮的情绪。这时,我总是无由地想起那些生命的味蕾中尝过又失去味道的等待,那些等待的过程,等待的结果,那些拘谨而尚未完美的往昔......这时,赫然发现在生命的那一端原来还隐藏着更多的等待,迢迢地召唤虚无飘渺的梦境;当我曝露在黑色的雨意中,和雨丝比肩而行,使我清晰地感觉到大雨所滋生的力量,正收割着心中那被豢养而逐渐茁壮的感伤。
"我们相形见绌的知识,其实并不能完善地思辩形而上的问题,尤其涉及感情。"多年前,我写下这样的警句,证诸我们不够圆满的生活形态,我们孜孜于追求心灵的极大满足,我们不断蔓生却又幻灭的理想,这似乎是准确无误的一次判断。
事实上,一个人总是拥有理性和无法剥除的感性的品质,和掺杂太多无法解释的非理性,就像奇幻电影中的那列火车,突然滑出理性的轨道,而撞向不可知的悬崖......虽然我们饱蓄着足够的理性来判断,但也许窗外迷人而冷酷的雨季,总是干扰我们庞杂的思绪,以致于被感性所征服。
人生到了某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也许总是屡屡回首而发现踽行的夜空被月光击碎而显现裂缝,也许特别容易感知周遭的变化,也许意识到生命的微温可能瞬即成为灰烬,于是急于追求童话般的斑烂色彩。尤其当我们强烈地意识到生命中完美的、理想的梦境可能正足以抚慰卑微而受伤的心灵。
生命因等待而美好,也因等待而局促不安。
然而,我总是想像自己静静地走在遥远的异地,当梦境的窗格次第熄灯,时间错误地将我投掷在另一个宿命的场景,像一场在隔壁进行中的婚礼,我们在时间中已然错过,于是我伪装喜悦,仰脸微笑,向新人们献上真诚的祝福,然后默默离开,而被雨水淋湿且空洞的灵魂终老于彼,再也不愿回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